2025年8月7日星期四

天下未乱蜀先乱——支持江油

因为对未成年霸凌事件的处理不满,发生群体性的抗议,进而出现警察暴力清场打人抓人游街的场面。在2025年的今天用的仍是如此粗暴的处理方式,全网封禁相关信息的流出,这次能够压下去,但次次都能这样顺利吗,这一次动用的是棍棒,下次会升级成枪吗,会出人命吗?

维稳一词,已经让我在生理上感到厌恶了,政府把任何群体的聚集都当成对政权的威胁来处理,以各种“人民”冠名的机构,却是防民如防川,对着人民下手毫不手软。

长城防火墙内的互联网,像动物园一样圈养着不会翻墙的大众,封锁着汹涌的民意,让局部的反抗难以串联,以此维持统治。但在如此严密的封锁下,国内仍然有不少的人知道了被遮盖的真相,仍然在各大平台用各种方式绕过审查表达不满,希望在外交部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能问一问这“家丑”。

穿着警服的人对着群众大打出手,实在是令人愤怒哀伤的一幕,他们打人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是怎么实现自我宽解的。如果是美国出这事,一点也引不起波澜,因为警察是明确的暴力机关,但我国的宣传中,警察是为人民服务的,但现在确对着人民狠狠挥着棍棒,课本上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显得殊为讽刺,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后必再行。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步入社会的第一课就是从第一次报警开始,但以前没有实际经历,感觉这些事离自己有些距离,现在看到这些视频第一次有了具像,警察是政权的暴力机构,与人民无关。

问了身边几个不翻墙不访问外网的朋友,无一例外对政府不报希望,不再相信政府的宣传口径。或许,中国离秩序的崩溃已不远了。

2024年9月22日星期日

918日本人学校学生被刺身亡事件

国家发言口对这事遮遮掩掩,想淡化处理,reddit反贼捡到子弹了疯狂输出恨国情绪,知乎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也有着超乎寻常的热度,几乎一边倒的是往仇恨犯罪、煽动民粹方向带。


这件事有两个敏感点,一:日期正好是日本侵华的918纪念日,二:在胡女士用生命阻止的针对日本校车袭击的犯罪之后,这是摆在台面上的第二起针对日本人小孩子的犯罪了,而且既遂了,不好再说是个例。


几天后,知乎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普通刑事案件,被恶意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层面被代表,被反思,认为有外务省这类外部势力干涉的痕迹,对在日中国人仇恨犯罪就没有这么高的关注度,和原来的观点分庭抗礼,不再是一边倒的痛心疾首和反思,应该是网军下场了。


这活脱脱一场舆论战,献花圈代表深圳人,代表中国人道歉,拍照搞行为艺术,上升到民族主义宣传,上升上仇恨教育,上升到外交层面的抗议,日方就想吃这个中日混血日本籍小学生的人血馒头,向中方施压要好处。选在918这样的日子刺杀日本小学生,日本在中方没有发布调查结果之前,很快就定性为仇恨犯罪,合理怀疑日方和凶手脱不开干系,可能和凶手存在利益输送,想用这样的事件谋利。


而中国官方很明显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想淡化日本人身份,定性为刑事个例案件,降低影响,这种举动更让人看着觉得心虚。


在舆论战这一块,中国的宣传部门的能力实在是差,很多国家实行仇中丑化中国的宣传,专门选一些不利于中国形象的新闻播报,而中共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不说丑化外国了,外国民众对中国人的恶意也不作宣传,大部分中国民众对国外都有着中立以上的好感度。


中国作为一个舆论由官方高度管控的国家,是非常被动能动性灵活性很差的,别的国家发表不讲事实的反华言论可以推说言论自由,不代表官方观点,而中国只要媒体上报道社交平台上发布的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无法推诿。中国不仅国内新闻议题受管控,对国外事件的报道也受限制,民间想自发把国外反华宣传的真相发布出来也要受到官方平台的允许,反而对外国说好话这样的话题不受限制,就这是注意国际影响的中共舆论管理部门的水平。


由于舆论宣传水平的差距,日本人对中国人好感度要远低于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好感度,在日中国人受到恶性犯罪的比例要远大于在中日本人受到恶性犯罪的比例。为什么这里说恶性犯罪而不是仇恨犯罪,因为动机是主观的,918杀日本人小学生可能是报复社会可能是收钱办事,不是板上钉钉的仇恨犯罪。日本作为侵略者没有正视历史,教科书乱改,靖国神社照拜不误,右翼军国主义分子一直在活跃,反观中国官方从来没有下场进行仇日宣传,对在日中国人受害的案件也淡化处理,就怕出现仇日情绪,有些人把一些自媒体视频营销号的造谣作为论据,说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粹严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国宣传部门最重要的任务是对内维稳,煽动民粹对于维护统治并无好处,除非下一步中国就要对日本作战,要做舆论上的准备。我看到罗翔也下场了,暗示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要降温,我看他也是没想明白,习惯性的开始反思起来了,有这样想法的不算少数。中国官方的舆论战能力还是太差了,没有说服能力,只会捂嘴。


同样的案件,在中国就是明确的爱国主义动机,就是民粹,在别国就是感情纠纷、为了谋财、冲动犯罪,反正不是民粹。中国奥运会拿了奖牌,就是举国体制,摧残运动员,国外就是人性化,不在意这种赛事,不宣扬爱国主义。美国二战把日本人抄家关集中营但后来道歉给了补偿所以不严重,日美贸易战官方排日,砸车伤人,但大家只记得中国反日游行的U型锁。日本侵华有记载的好几例日方通过杀害在华日本人的手段获得战争借口的先例,外务省经费一直在用,918这种日子日本的小动作一直不断,但不管,只要提出对这次刺杀日本小学生的行为自导自演的怀疑就是没有人性,就是站在人类文明的反面。


墙内能形成有这样糟糕的舆论局面,宣传口的无能功不可没。

2024年8月22日星期四

读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久闻余华的大名,现在才终于他写的书,这一本《许三观卖血记》属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惊讶。

甫一接触余华的文字,给我的感觉像是外国人写的,喜欢用现代文不常用的重复和排比。小说人物的说话像是在说剧本的旁白,一句话会多次重复,每个人会在他们的视角把话同样说一遍,生活中的人并不会这样讲话。

这样的写作风格属实离奇,故事完整、情节流畅,但是不是描写和对话有些拖沓,目前我还欣赏不来这样的文风。但既然余华身负盛名,一定是有其独到之处,我会继续看他的其他书,也许是看得不过多领会不了其妙处。

2024年7月26日星期五

弃读野夫《江上的母亲》

了柴静的一期访谈野夫的节目,了解到这样一位经历坎坷被封杀的作家,从维基百科的履历看,是一个受了时代冲击的有风骨和江湖义气的当代侠士形象。于是就找了他的书看。

 

野夫文笔是很好的,用词很有特点,在古文方面应该有比较深的积累。写亲朋好友的悼念文也确实很感人,人物形象能立起来。但是有两点我存保留意见:一是灵魂之说,二是对史实事件描述真实性存疑。

 

作者母亲失踪在江边,外婆离世,悲痛至极有些臆想可以理解,比如在某个时刻能感受到她们的存在, 扫墓的时候隐约听到外婆叫自己的小名。但开墓闻檀香,还说旁人也闻到了,还有碑石开裂被劝好,是扯谎吧,而且在至亲之人的事上扯谎,让人不好置疑。

 

史实部分,我不了解,但这里有相关的论述【http://www.xys.org/forum/db/10/87/105.html 】。


野夫对当前的政权有着很深的怨气,祖上有将军,是名门大姓的地主,上层阶级,而在这个政权的统治下不再尊贵了,虽然野夫的父母都在体制内做公务员,待遇比普通人好太多,但在野夫的笔下却写成了境遇悲惨的底层贫民,在史实部分提到野夫小时候的家庭在当时不可能受太多苦,反而是有特权的存在,母亲有充裕的退休金和免费医疗来治还没有体检出来的病,不太可能因为怕花钱成为累赘而自尽。


我后来不再读余秋语的文章,是因为我觉察到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自诩文人,俯瞰草民,那种古代读书人把著诗作文视为风雅之事,对消费百姓骨血视作理所当然的无耻态度。野夫所作也透漏出一种强烈的怀古非今的情感,要是没有当前的政权,他可能会是体制高层的公子,而不是现在体制末尾的公务员家庭,成为阶下囚。怨气太深,罔顾事实,他写的书也看不下去了。




2024年7月4日星期四

国内已经没有能够充分讨论的平台

最近遇到两个热点,一是宁德时代的加班报道,有B站up主 章北海offical和胡律师下场辨论,视频播放量很高,评论区争论也很激烈。另一个是星际区黄旭东“锐评”lol年轻选手吃不了苦,视频评论和微博单方面声讨黄旭东。

我的b站账号早被标记了,已经不指望发出的话能被人看到了,知乎审核也比较严,微博宽容度高一点,最终也没有发出哪怕一个字的评论,令人绝望的发现,我已经失去了在国内平台讨论的意愿了。只好把我的想法写在这里。
 
第一个热点,关于加班和八小时工作制的讨论,章方是希望公权力下场强制执行劳动法保障八小时工作制,胡方认为如果劳动者遇到不付加班费强制加班去维权就好了,加班有其合理性。

不知道这两个大v是怎么获取能够讨论社会话题的牌照的,听说章还是个在读的学生,可能是博士。依我对b站平台的了解,既然章有牌照,能讨论敏感的社会议题,视频百万播放,评论区热火朝天,那么章的视频和下面的评论观点就是得到国家层面的官方认可的舆论方向,至少是觉得国内民众遇到这个议题能往这方面想是可以接受的。胡的也一样。
 
有章的支持者说章的思想是革命的,所以要包容章这样理想化观点的存在,但在当今中国高度管控的舆论环境,又怎么会允许有威胁的所谓革命观点的传播呢。请看一样有牌照的马督工,他是可以尽情输出工业党和社会化抚养这类“暴论”的人,但只要涉及到地方政府,比如批评一个县的具体施政,轻则删视频重则被放暑假节目无限期关停。

胡的观点听上去就比较现实,遇到劳动纠纷和违法加班就自己去主动维权,而不能要求国家强制执行八小时工作制,要尊重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但在原子化的社会,工人阶阶个人的力量是很不足的,工会缺位,与强大的资方相比处于天然弱势,政府本应下场拉偏架挺工人阶阶,然而现实恰恰相反,在执行中就算是相对尊重劳动法的一线城市,劳动者付出一两年的精力胜诉得到的也只是本该补发的工资,企业只需要交给法务处理,更别提华为的291事件了,这么绝望的劳资环境下指望劳动者作为个体去抗争对现状并无多少改善。

有胡的支持者认为强制执行八小时工作制并提高基础工资的做法是短视的,会破坏国民经济,降低国际竞争力,经济全面衰退。且不说是否会有这么坏的结局,这是经济学的问题,在劳动者权益这个话题上,工作条件比日内瓦公约的战俘都不如,作为这样的劳动者个体不想着争取提高自己的待遇,竟然站在国家立场上忧心国事,也就只有受过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中国人才会这么想吧,毕竟书上写的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不是。然而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基尼系数很高,贫富差距很大,提高工资待遇并不是强均贫富破坏经济,只是从吃得满肚肥肠的资方手里拿出一些剩余价值做再分配,增加内需增强资金的流动性,跟欧洲那种高福利吃垮国家经济还差得老远。
国家为什么现在允许这样的讨论,允许引导提高劳动者待遇的舆论风向,我猜测是因为国家试图排解当前经济下行劳动者积攒的怨气,想靠舆论压力让企业主动让利改善工作条件,除夕决定不放假把压力给到企业的候也是这么个套路。塔作为房间里的大象,又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隐身了。
 
失掉集体力量的劳动者们把提高待遇的希望寄托于政府干预,加强劳动法的落实,这和古代平民希望清天大老爷为民作主的愿景相似,下层自身没有力量而指望上层自上而下为下层谋福址,只有天降伟人了。前些年四万亿的刺激内需实际助长了房地产泡沫、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社会保障极差的情况下又提出避免落入“福利主义”陷阱养懒汉,为了刺激内需,钱可以发到各路牛鬼蛇神手里,就是不能直接发到公民个人手里。
 
 

2024年3月18日星期一

关于橡皮图章

看了王局的《人大是怎么变成橡皮图章的》视频,前面有一个论断:中共是暴力起家,所以不会搞民主,也许是为了迎合视频受众才提出这么荒诞的观点,哪个政权是不需要暴力武装斗争赢得政权的,难道说只有通过和平的方式建立的政权才算民主的政权?那西方有一个算一个的民主国家都不够格,这算是为黑而黑了。

 

墙外对中国不民主的指责,大部分夸大其实了,但选举这一块确实是缺失的。最基层的选举,村干部,我没有参与过甚至没有听说过,最高层的选举国家主席,“反对的有没有?”“没有 没有 没有 通过”,也是个公诸世人的笑话。

 

在毛泽东时代,崇拜神性加身于一人,掩盖了很多问题。毛所做的民主的努力,把全国各地的农民工人召集来开会表决,是伟大的民主实践,我想信毛的初衷是好的,是真正希望可以实现真正的全民民主,但最终仍难免归于形式。毛活着的时候,可以统一全国的思想和前进的方向,但在位期间没有探索成功法制的道路,领导人换了,矛盾和问题就开始暴露,选举从来没有在这个土壤真正地生根发芽。

 

在毛时代,群众是可以被信任的,可以被发动的,可以被政权掌握的一种力量,但在毛之后,群众的力量就被限制了,不再被信任。被掌控的选举和工会占据了生态位,不再允许真正的选举和工会产生。不再有游行示威,不再有罢工,不再有群体集会,群众的力量被分化了再不能聚集。

 

 而今这个时代,面对国家机器这个庞然大物,聚集发声的可能性已无限接近于零,网络上群组的人数有限制,话题被审核监控,现实中聚集会被驱散,罢工起事不被报道,自发组织的行会被解散,星星之火无法再聚而燎原。

 

中国的工会不再具备建国前发起罢工、保护工人利益与资本家谈判的功能了,宪法在82年取消了罢工自由权,认为在公有制经济下,没有资本家和劳资关系,罢工只会破坏生产,92在工会法补充了工会要代表工人利益处理集体停工、怠工情况的说明,但工会本身就是企业高层担任的,并不代表工人利益。自此,所有罢工都会被定性为群体事件,不会被报道。


虽然中国的政治处境已然如此绝望,但只要经济一直增长,生活水平一直提升,矛盾就不会太过于激化。习执政以来,集权动作不断,舆论收紧,个人崇拜抬头,进一步压缩了政治自由。网络上官媒和党媒入场舆论阵地,单一化观点,统一舆论导向,开放ip显示鼓励内斗,挑动民族主义情绪鼓励外斗,以掩盖最主要的矛盾,即经济增速放缓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分配矛盾。


一个政权,不受外部的群众监督,但并没有变成独裁政体,也没有崩溃,我想有三个原因,一是立国之基是工农,二是民为本的指导思想,三是政权血液的自我净化。


2024年3月5日星期二

谈三月一日快递新规

看了很多让人血压高的言论,不排除很多带节奏给快递公司转移矛盾的水军:

1、没时间天天在家收快递。

——只是电话通知提供是否上门的选择权力,并没有强制上门,新规是强调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力,而不是被绑架只能用驿站。

2、就算只是给所有人打电话、小部分送上门也会提高快递价格,让愿意驿站代收的人分担涨价。

——现在有机器人电话,不用快递员一个一个打,上门会降低投递效率,也许会提高快递价格,但不会高很多,取决于快递公司的竞争。接受阉割服务而不愿意为想送货上门的消费者分担涨价是短视且自私的,新规只是把快递服务的底限强制提高到正常标准,给回消费者选择的权力。

3、快递员收入会降低,支持新规就是迫害快递员。

——快递员的收入和快递费用不是强相关,快递公司从消费者、卖家手里收的快递费用不会等比例给到快递员,假设5000元可以招到快递员且流失率和入职率达到平衡,不管单量多少,都会让快递员平均达到这个收入水平,这是供需关系。如果快递公司要维持利润,就去提高报价,如果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而保持报价,减少一部分利润,没有哪家快递公司是做慈善的,无非可能赚得少一点罢了。

4、已经有了顺丰京东能送货上门的服务,三通一达这些低价快递是市场的选择。

——驿站代收点的存在让消费者失去了选择的权力,把正常的服务阉割了,同时也压榨了快递员。把消费者和快递公司的矛盾转移成消费者和快递员的矛盾,底层打成一团, 公司上市圈钱。


在这起讨论中有两个东西是缺位的,一个是工会,一个是集体诉讼。在快递公司用驿站一步步侵蚀掉消费者的送货上门权益时,只能通过投诉快递员进行反抗,而快递员又被快递公司压榨到难以提供上门的服务。如果有工会发挥作用,快递员的工作任务不会过重,可以提供正常的服务,实现送货上门。如果允许集体诉讼,就可以把矛头对准快递公司,而不是快递员,处罚可以直接到企业,有工会的存在,快递公司不可以转稼罚款到快递员。

这是很理想的情境,为什么缺位呢,因为水可载舟,亦能覆舟,集体的力量是未知的,失掉了掌控的自信。

最新博文

天下未乱蜀先乱——支持江油

因为对未成年霸凌事件的处理不满,发生群体性的抗议,进而出现警察暴力清场打人抓人游街的场面。在2025年的今天用的仍是如此粗暴的处理方式,全网封禁相关信息的流出,这次能够压下去,但次次都能这样顺利吗,这一次动用的是棍棒,下次会升级成枪吗,会出人命吗? 维稳一词,已经让我在生理上感到...